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
题目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
材料三: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辽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再次索取关南地(后周世宗从辽夺取)。宋派富弼使辽,答应每年给辽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才算了事。澶渊之盟时给辽的物品称为“岁币”,这次改为“纳”字……                                                  ——均摘自《简明宋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盟约内容有何特点?萁维系的基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其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指出两次宋辽盟约的不同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
(2)不同:政治上夏国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岁币的名义不同。说明:当时夏国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
(3)第二次进一步退让,使双方政治上出现了不平等关系。原因:与当时形势及其造成的力量对比变化有关,但主要是宋妥协造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主要考察你对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     ]
A.A
B.B
C.C
D.D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学完宋元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比较准确的是[     ]
A.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D.帝国的繁盛与民族大融合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005年,宋辽之间订立了澶渊之盟。有人说:澶渊之盟是北宋的极大耻辱,反映了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用人民的财富满足强盗的贪欲,这一事件无任何积极作用可言。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