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 】;主要考察你对孝文帝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具体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孝文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最新试题
- 1【题文】.已知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D.或
- 2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图是( )A.(1)(2)B.(1)(3)C.(2)(4)D.(2)(
- 3(10分)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4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上跳下(不计阻力),在下落的过程中( )A.运动员重力做正功B.运动员的机械能在减少C.运动
- 5如图,AB∥CD,∠DAB=37°,∠AEC=85°,求∠BCD的度数.
- 6百团大战有何特点?作用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010年10月,针对保险业中造假套取用户资金、虚列业务管理费、私刻投保单位印章等违法违规问题,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的部
- 8艺术创作需要坚定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槛。”这表明(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9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 ]A、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
- 10I have been convinced that the print media are usually more
热门考点
- 1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恢复帝制,是历史的倒退”。“他”是[ ]A.拿破仑B.俾斯麦
- 2如图所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正电,用B棒靠近A棒,发现两者相互排斥,则B棒(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
- 3选择阳光
- 4 He was named Robert _____ his father by mother.A.toB.upon C
- 5Hangzhou _______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West Lake.A.is Kno
- 6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下列关于国家政权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政权是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B.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利C.国家政权
- 7下列地点符合“南半球、西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A、20°S 90°W B、50°S
- 8In the Caucasus region(高加索地区), nearly 50 out of every 100,00
- 9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
- 10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西汉初年 B、东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