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D.玻...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答案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
C、若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就会使过滤失败,所以做法错误,故可选;
D、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
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D.玻】;主要考察你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方法使水的硬度降低
B.过滤能够分离液体和不溶的固体
C.过滤时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的一面
D.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接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工厂的废水只含有硫酸镁和少量硫酸,某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较纯净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
(1)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
①往废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加入的镁粉已经足够.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然后进行过滤、蒸发,得到硫酸镁固体.
(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为试剂.
①向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Na2SO4+Mg(OH)2↓.
②为了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及对应的实验现象.)
③蒸发,得到硫酸镁固体.
(3)比较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物质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______,原因是______.
题型:崇文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对一包初步提纯后的粗盐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含有什么杂质?
根据海水的成分,估计该粗盐中可能还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小组用下列实验验证:
(1)取样品溶解,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检验粗盐中是否含有______;
(2)再滴加碳酸钠溶液,目的是检验粗盐中是否含有______;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钙.
[探究二]测定这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小组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一定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将沉淀洗涤后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⑤滤液再加入适量的某一种试剂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1)在②③⑤的操作中,都使用到同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在步骤②中使用这种仪器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步骤⑤中的“某一种试剂”是______,加入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⑥中,你认为需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______;不称量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______.
题型:朝阳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来回收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所需用的主要操作仪器是______,该分离方法称为______.
题型:福州难度:| 查看答案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洗涤剂,先秦科技著作《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这是介绍了古代精练丝绸的步骤:I.丝绸放在光滑的容器里要用草木灰水(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浸润透;II.将一定量蚌壳(蚌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灼烧成的蚌壳灰加入上述容器中一起浸泡.这样就能产生碱性较强的氢氧化钾…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以验证数千年前氢氧化钾制取方法
题型:常州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序号 实验步骤 现象
将少量蚌壳灼烧成的灰,放入装有较多水的大烧杯中; 水的温度升高;
 ② 向烧杯中加入较多的草木灰(碳酸钾过量); -----------------
实验操作甲; 分别得到澄清的溶液和固体;
 ④ 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试剂A;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 再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 溶液显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