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教科书循环使用 | B.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
C.多用一次性木筷 | D.出门时随手关灯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B、一次性塑料袋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少用一次性塑料袋,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C、多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D、出门时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核心考点
试题【 “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节约生活中所耗用的能源和材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B.少用一次性塑料袋C】;主要考察你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汽车尾气的排放 | B.燃放鞭炮 |
C.火力发电 |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A.废旧电池无法使用,直接丢入垃圾 |
B.及时清扫垃圾,就地焚烧 |
C.利用泉水洗车,减少浪费 |
D.开发“可燃冰”,大力推广新能源 |
(1)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2)我国首次使用二甲醚(化学式C2H6O)为燃料的城市客车,能减少汽车尾气中PM2.5的排放.其中的二甲醚属于 (选填“氧化物”或“有机化合物”),二甲醚中 元素质量分数最高.二甲醚燃烧驱动汽车的过程是 能转化成热能继而再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A.用食醋除去松花蛋的涩味 |
B.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
D.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 |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
C.随意丢弃废电池 |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
最新试题
- 1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 2总结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调整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按客
- 3如图,△ABC中,EF是它的中位线,M、N分别是EB、CF的中点,若BC=8cm,那么EF=______cm,MN=__
- 4“青春让每个人都开花一次,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 岑桑的名言启示我们:
- 5(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若函数在[2,6]上递增,并且最小值为,求实数的值。
- 6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西塍废圃 周 密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注释
- 7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后,输出的值为,则的取值范围( )A.B.C.D.
- 8若无解,则m的值是( )A.-2B.2C.3D.-3
- 9综合填空:用方框中单词或词组的恰当形式填空,使短文完整、通顺。(5分)have to, ask for, cough
- 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A.B.C.D.
热门考点
- 1阅读理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
- 2“庖丁解牛”和“揠苗助长”典故中的屠夫和农民的做法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有深刻认识规
- 3下列因式分解的结果正确的是( )A.a4-9b2=(a2-3b)2B.8x-4x2-4=-4(x+1)2C.14x2+
- 4材料一 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
- 5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 ]A.它们的食量要相同
- 6抛物线x2=y的焦点坐标是( )A.(0,1)B.(0,)C.(1,0)D.(,0)
- 7辨别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答题表内写“A”,错误的写“B”。每题1分,共5分)小题1: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小题2:
- 8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掀起此次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
- 9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0B.-4 C.D.
- 104-12+50+log366=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