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g。
(4)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1%)
答案
(3) 0.6 g;(4) 48%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碳酸钙的化学式CaCO3,可知碳酸钙由Ca、C、O三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a:C:O=40:12:16×3=10:3:12;
(3)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0.6g;
(4)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答:(1)碳酸钙由Ca、C、O三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a:C:O=10:3:12;
(3)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6g;
(4)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核心考点
试题【右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主要考察你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反应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5 | 2.25 | 2.10 | 2.04 | 2.04 |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试画出固体物质的质量(纵坐标)随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变化关系图.
(1)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7 | 7.4 | 7 | 7 |
(1)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3)加入的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
求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最新试题
- 1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 2某农田作物生长需要3.5kg氮元素,若施用尿素来提供这些氮元素,则需要尿素______ kg.
- 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
- 4抛物线y=-2x2+3的顶点坐标是( )A.(0,0)B.(0,3)C.(-2,3)D.(3,-2)
- 5.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A→B→C→D.(B)
- 6如图,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0cm,AD=14cm,则EC=______cm.
- 7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C、最大的被子
- 8下列物质反应后出现蓝色的是( )A.淀粉遇碘B.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C.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D.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
- 9在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_______枚金牌,连续_____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 [
- 10“在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黎纪瓦特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
热门考点
- 1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右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小题1:按表中信息,M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大
- 2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初速度为v0,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
- 3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 4唐代宗大历二年“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明代 永乐元年“命宝源局铸农器”。从上述史实
- 5下列运动中,哪些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空气阻力不计)[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 6【题文】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4个句子,使意思表达地更清楚:(4分) 我是通过由到过杭州的一位前辈带到乡间来的
- 7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厢中后壁架上的小物体A向前飞出落在车厢地板上。架子距车
- 8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 )A.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B.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的一半C.原子核的核子
- 9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 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
- 10如甲图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