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是车辆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确定此粉末是由Na、Fe、N、O四种元素两两组合而成的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一步检测,其中一种化合物为NaN3(叠氮化钠);另一种物质为红色粉末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2)NaN3(叠氮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金属钠和另一种气体单质,则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红色粉末甲的主要作用是与NaN3(叠氮化钠)分解生成的钠发生置换反应,防止危害,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6Na+(______)______=3Na2O2+(______)Fe (括号内填写数字,横线上填写化学式) |
(1)由粉末是由Na、Fe、N、O四种元素两两组合而成的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化合物为NaN3(叠氮化钠),则另一种化合物为氧元素与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又物质为红色粉末,可判断物质甲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 (2)NaN3(叠氮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金属钠和另一种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单质应为氮元素所组成的单质气体氮气,则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生成的3Na2O2中含6个O原子,则反应中红色粉末氧化铁的计量数应为2,而生成铁的计量数为4; 故答案为: (1)Fe2O3; (2)2NaN32Na+3N2↑; (3)2;Fe2O3;4. |
核心考点
试题【汽车安全气囊是车辆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主要考察你对
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
[详细]
举一反三
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1.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2.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3.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一种无色无味气体.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HClO的水溶液呈酸性. 【交流讨论】该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得出:.HClO分解是出生成HCl外,生成的另一种常见气体是______.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实验探究】 为探究漂白粉是否变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并实施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______. | ______. |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失效. | 某同学把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黑色的木炭粉均匀后,放入试管内加热到高温,充分反应后,试管内除有红色物质产生外,仍有黑色 固体残留.该同学认为残留的黑色粉末一定是木炭粉,你认为对吗?______如果你不同意此观点,请说出你的意见______. 你能设计实验,确定该残留物中黑色物质的成分吗?
实验方法 | 设计实验的思路 | |
| 把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如Zn),放入活动性更弱的几种金属的盐[如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几种金属离子是同时被置换的,还是分步被置换的呢?你对此的猜测是 ______.为证明这一猜测,请你谈谈自己准备采用的实验方法及思路 ______. |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请你对这两瓶溶液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的三种方法是(只写试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其中一种方法,并将鉴别过程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为测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对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资料卡]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钠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和NaOH的热稳定性都较好. [猜想与假设]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猜测: (1)甲同学认为该白色固体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你认为该固体还可能是Na2CO3或______或______. [实验设计] (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 | 固体质量减少 | 一定有______ 一定无______ 可能有______ | (2)另取样品,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气体产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