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则C的溶液的pH 7(填“<”、“>”或“=”),CO2不能用固体C干燥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反应并放热故为氧化钙A和水B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2)固体C与固体A不同,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故固体C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能干燥二氧化碳;(3)“黄色溶液”是氯化铁或硫酸铁溶液,说明固体D中含有铁元素,与酸反应有气泡说明固体D为铁,久置于空气中生锈产生氧化铁,正确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即可;(4)A~E依次为氧化钙、水、氢氧化钠、铁、稀盐酸(或稀硫酸),能与F变浑浊;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溶液变浑浊,可能是水变少,也可能是加入的物质本身不溶于水,即该项错误;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正确,因为溶液部分仍然是饱和溶液;c.F可能是Ca(OH)2,加入的物质可能是Na2CO3 ——通过上面的分析知,E是稀盐酸或稀H2SO4 ,即该项错误;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若浑浊不是碳酸钙是氧化钙,加入盐酸就没有气体产生,即该项错误。
核心考点
试题【(7分)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主要考察你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 B C
(1)仪器a的名称是 ,A中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2)B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向外拉注射器1 | 气球1微微鼓起, 注射器1中溶液变浑浊 | |
②将注射器2中的液体推入瓶中 | 气球1继续微微鼓起, …… | |
③打开K,将气球2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倒入瓶中后, 关闭K | 气球1继续变大, …… |
(2)补全步骤②中的现象: 。
(3)补全步骤③中的现象: ,其中“气球1继续变大”的原因是 。
(4)通过本实验能验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 实验Ⅱ | 实验I、II中均观察到:白色固体逐渐减少,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提出问题】两个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Na2CO3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而NaHCO3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有不足之处。
【设计实验】乙同学欲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向盛有0.5 g Na2CO3固体、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 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t1
②静置,测量温度t2
③分别加入10 mL 密度约为1.1 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实验记录】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记录如下:
| t1/℃ | t2/℃ | t3/℃ |
Na2CO3 | 23.3 | 20.0 | 23.7 |
NaHCO3 | 18.5 | 20.0 | 20.8 |
(1)甲同学猜想的不足之处是 。通过步骤①得到的结论是 。
(2)通过步骤②和③得到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反思与评价】
老师指出乙的设计仍存在不足,并补充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 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 mL密度约为1.1 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1)此实验的目的是 。
(2)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盐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过程
B.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实验Ⅰ和Ⅱ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物质的溶解和稀释有关
关系(“→”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1)若甲、乙属于同类物质,且甲和丙反应有沉淀产生。则乙物质的
用途有 (写一种)。甲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为红色固体,则乙和足量丙反应的现象为 。
(3)若甲、乙与丙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甲受热分解生成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取上述甲、乙、丙中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将其中两种溶液混合,再加入剩余溶液中的一种,所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下表中填写被混合的两种溶液及所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写几组)。
混合溶液 | 所加溶液 |
| |
| |
| |
| |
| 氢氧化钠溶液 | 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什么?
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小冰的操作: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3)__________;
小城的操作: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只看到有气泡产生,无其他现象。结论:溶液中没有钡离子;请你对小城的实验及结论做出评价:(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认真的讨论后,改进了实验,最终确认了废液中没有钡离子。
小美的操作: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小丽的操作:向废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达到中性,符合废液排放的标准,小丽处理后的废液中溶质是(5)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的中的几种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电风扇B.计算器C.电视机D.电饭锅
- 2某工厂新制了苹果泥50L,准备生产果汁,酶处理时间为3小时,但不知酶的最适用量,为了减少成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材料
- 3摄像师用照相机给一同学拍照时,保持摄像师的位置不动,为了要使底片上清晰的像再大些,需要调整照相机和同学的位置,下述做法中
- 4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B.购物时减
- 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军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
- 6下列物质与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钠NaClB.氧化鉄FeOC.高锰酸钾K2MnO4D.氢氧化钾K(OH
- 7已知:关于x的方程x2-6x+8-t=0有两个实数根,且y=(x1-2)(x2-2),请求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
- 8________ regularly we eat, the healthier we are. [ ]A. T
- 9化简x-1x=______.
- 10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③战于长勺。
热门考点
- 1已知函数f(x)=1-x2丨x+1丨+丨x-2丨,则f(x)是( )A.是奇函数,而非偶函数B.是偶函数,而非奇函数C
- 2方程:①,②2x﹣y=3z,③xy+1=0,④x﹣y=0中,二元一次方程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 3— I don"t think the movie is well-made. — No, it"s the _____
-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 5当北国冰城哈尔滨雪花纷飞时,羊城广州却仍花香遍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地形
- 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百货大楼于元月10日上午10时将举行开奖仪式。这次开奖仪式在百货大楼举行,开出的是
- 7读图回答1 ~2 题。 1.从B 到C ,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B. 先西北再西南 C
- 8绿色植物主要通过哪一生理活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以上都不参与
- 9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且b2=a2-ac+c2,C-A=90°,则cosAcosC=(
- 10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1)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铜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