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3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
(1)氯化钠 (2)失去(3)D
解析

试题分析:(1)氯化钠属于盐类,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应填写氯化钠。
(2)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其中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的碳原子和氧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三种分子均发生了变化,而碳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应选D项。
核心考点
试题【(3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主要考察你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4分)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               (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D.获得氢气成本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人类向大自然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写出高温下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         
(2)锰(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锰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浸泡以后烧杯底部剩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锌,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组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Fe、Mn、40%H2SO4溶液 B.Fe、Mn、MgSO4溶液C.Fe、Mn、ZnSO4溶液D.Cu、FeSO4溶液、MnSO4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某同学为了绘制“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关系:

(1)反应③中的白色沉淀是CaCO3,则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A的名称是          ;B的化学式可以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铜制品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有绿点出现,其主要成分铜绿 [Cu2(OH)2CO3] 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             ;
C→ F的化学方程式为                 
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现有木炭、二氧化碳、氧化铜、石灰水、稀硫酸和碳酸钾溶液六种物质。如图,已知硫酸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另外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圆内,使每个圆内的物质都能与其相连的圆内的物质反应;
(2)写出有木炭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过量A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