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做出结论 |
答案
C
解析
“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建立假设、做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南南同学学完了溶质质量分数后与小组同学到实验室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先用托盘天平称取纯净的氢氧化钠于洁净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自来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后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对此现象小组同学都感到疑惑,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Ca(HCO3)2+2NaOH = CaCO3↓+2H2O+ 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Mg (HCO3)2+2NaOH = Mg(OH)2↓+2H2O+ 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 。
【实验探究】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 。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猜想 错误。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夜中再加酚酞试液,液体变红,所以猜想 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 (填对或不对),你的证明方法是 (写出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 水。
②判断自来水是硬水的方法是 。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Ca(HCO3)2+2NaOH = CaCO3↓+2H2O+ 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Mg (HCO3)2+2NaOH = Mg(OH)2↓+2H2O+ 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 。
【实验探究】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 。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猜想 错误。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夜中再加酚酞试液,液体变红,所以猜想 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 (填对或不对),你的证明方法是 (写出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 水。
②判断自来水是硬水的方法是 。
课堂上老师完成了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后,对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澄清滤液;接着师生对话如下表: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上
面表格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3)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你认为甲同学得出此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
(4)若甲的猜想成立,则加入的Na2CO3与生成的NaOH之间的质量比为 (填写数值关系)。
人 员 | 对 话 |
老 师 | 问: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
甲同学 | 答:可能是NaOH、Na2CO3 |
乙同学 | 答: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
丙同学 | 答:可能是NaOH |
丁同学 | 答:可能是 |
面表格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 | | 自己的猜想成立 |
(3)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甲的猜想不成立 |
(4)若甲的猜想成立,则加入的Na2CO3与生成的NaOH之间的质量比为 (填写数值关系)。
(10分)在做“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小芳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探究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 。(填“剧烈”或“不剧烈”);
【拓展】上述关于铁丝燃烧所需氧气最低浓度的结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填 “合理”或 “不合理”),理由: ;
【探究二】探究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实验内容】:取纯铁丝和铁丝含碳量分别为0.1%、0.32%、0.52%、0.69%的铁丝 (直径均为0.20mm),分别在氧气中进行实验。
【结论】: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 (填元素符号)有关,就0.20mm铁丝而言,燃烧剧烈程度和其含量的关系为 。
【探究三】:探究铁丝的纯度
探究小组取2.10g铁丝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经过除杂处理后,得到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2.32g,试通过计算求出铁丝中铁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分)
【探究一】探究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O2% | 90% | 70% | 65% | 60% | 55% |
实验现象 |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比70%短,实验成功 | 燃烧比65%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
【拓展】上述关于铁丝燃烧所需氧气最低浓度的结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填 “合理”或 “不合理”),理由: ;
【探究二】探究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实验内容】:取纯铁丝和铁丝含碳量分别为0.1%、0.32%、0.52%、0.69%的铁丝 (直径均为0.20mm),分别在氧气中进行实验。
C % | 纯铁丝 | 0.1% | 0.32% | 0.52% | 0.69% |
实验现象 |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 有短暂火星四射现象,实验欠成功 | 火星四射现象明显,实验成功 | 燃烧比0.32%剧烈,火星四射更明显,实验成功 | 燃烧比0.52%更剧烈,火星四射,实验成功 |
【探究三】:探究铁丝的纯度
探究小组取2.10g铁丝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经过除杂处理后,得到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2.32g,试通过计算求出铁丝中铁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分)
(8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发现火焰中不同区域的明亮程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可燃物的种类及组成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2)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不唯一,其化学式通式为CnH2n+2 ,通式中碳原子数n = 18~30。
(3)碳氢化合物在常温时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4)多数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分裂为碳原子数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碳(黑色固体)和氢气。
【实验探究】
【分析和讨论】
(1)实验I中的实验现象为 。
(2)通过实验Ⅱ,你能分析出焰心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实验III中,冷却后小刀表面的油状液体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
生成油状液体的原因是 。
(4)实验IV的目的是 。
(5)分析实验IV中的现象,可推断出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 (填物
质名称),由此分析内焰处最明亮的原因是 。
【查阅资料】
(1)可燃物的种类及组成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2)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不唯一,其化学式通式为CnH2n+2 ,通式中碳原子数n = 18~30。
(3)碳氢化合物在常温时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 化学式 | 常温时的状态 |
丁烷 | C4H10 | 气 |
戊烷 | C5H12 | 液(油状) |
癸烷 | C10H22 | 液(油状) |
十八烷 | C18H38 | 固 |
二十四烷 | C24H50 | 固 |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 | 探究哪一层火焰的温度最高 | 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 | |
Ⅱ | 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 点燃一根较粗的蜡烛,取一根一端为尖嘴的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处,然后在尖嘴一端导管口用火柴点燃 | 导管口处出现火焰 |
III | 继续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 点燃一根蜡烛,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小刀,将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处,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观察刀尖处的现象 | 冷却至室温后,刀尖处有油状液体和固体物质 |
IV | | 用镊子夹住一片白瓷片,将瓷片伸入火焰中最明亮的部分,即内焰处,观察现象 | 白瓷片表面迅速变黑 |
(1)实验I中的实验现象为 。
(2)通过实验Ⅱ,你能分析出焰心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实验III中,冷却后小刀表面的油状液体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
生成油状液体的原因是 。
(4)实验IV的目的是 。
(5)分析实验IV中的现象,可推断出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 (填物
质名称),由此分析内焰处最明亮的原因是 。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好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2)步骤①的目的是 。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好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最新试题
- 1下图是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中的三点,测得A、B间和B、C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和x2,且x1=x2=15厘米,A、B间和B、
- 2I greeted the teacher with “ hello”, and the teacher gave me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生命的一抹郭枫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岗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
- 4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FeB.Ba(NO3)2C.Na2CO3D.NaOH
- 5如图,在Rt△ABC中,∠CAB=90°,AD是∠CAB的平分线,tanB=,则CD∶DB=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洛阳)。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录校尉(官名)。诣门者皆俊才清称(以清雅著名
- 7方程﹣6x=3的两边都除以﹣6得( )A.x=﹣2B.x=C.x=﹣D.x=2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
- 9 下图(《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展的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5日的一个重要的国
- 10下列四幅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同一路灯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A.B.C.D.
热门考点
- 1已知函数,下列命题:①的定义域为; ②是奇函数; ③在单调递增;④若实数a,b满足,则;⑤设函数在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
- 2阅读材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 (1)以上几
- 3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西瓜种子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温
- 4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 ]A.B.C.D.
- 5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师锡字伯修,建州建阳人。熙宁中,游太学,有隽声。神宗知其材。及廷试,奏名在甲乙间,帝偶阅其文,
- 6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______”急救电话.
- 7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的含义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C
- 8在直角梯形PBCD中A为PD的中点,如下左图。,将沿AB折到的位置,使,点E在SD上,且,如下右图。(1)求证:平面AB
- 9已知数列3,7,11,…,139与2,9,16,…,142,则它们所有公共项的个数为( )A.4B.5C.6D.7
- 10植物的根向地生长、动物会逃避有害的刺激,这说明( )A.生物都能生长B.生物都能对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