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2)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① ;② .
(3)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
(2)增加溶剂;降低温度
(3)B>A>C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C.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甲、乙两种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
(1)t℃时,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 ____ b(填“>”“<”“=”);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__________法提纯a;
(3)在_______℃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_________ .
(1 )t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S1g 、S2g 、S3g 。则S1、S2、S3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 )t2℃时,A 的溶解度为Sg ,该温度下,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 )将t3 ℃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为a% 、b% 、c% ,则a 、b 、c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 如图二,往试管中滴加适量36%的醋酸,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完全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NaNO3、NaCl、X三种物质中的 ;
(3) 分别将NaNO3、NaCl、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
B.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C.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最新试题
- 1When we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we often would like
-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由于其非常细小,可以不受鼻腔内鼻毛的阻挡,随呼吸直接进入呼吸道,深至肺部
-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出现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市用地规模的
- 4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hanging fast nowadays. I bought t
- 5图41甲是某同学自制的电子秤原理图,利用理想电压表的示数来指示物体的质量.托盘与电阻可忽略的金属弹簧相连,托盘与弹簧的质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寺奴取财去
- 7The weak, like the strong ______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
- 81938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
- 9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食用霉变的大米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
-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调和(huó) 丰腴(yú) 魅(mèi)力 角(jiǎo)落B.脊(
热门考点
- 1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
-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与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削弱相权B.发展科举制度C.改革军制D.消除割据隐患
- 32011年10月9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
- 4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
- 5He was ______ to find that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to under
- 6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据此回答1—2题。1、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
- 7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2)鸟类的
- 8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0~2003年中国制造业省区的专业化程度逐步下降B.20世纪80年代大
- 9攀枝花市具有丰富的钛资源,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
- 10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学者做出此种判断的依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