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增加溶质 | B.增加溶剂 | C.升高温度 | D.降低温度 |
答案
B、增加溶剂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升高温度不一定能成功,故C错误;
D、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降低温度不一定能成功,故D错误.
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定能成功的方法是( )A.增加溶质B.增加溶剂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主要考察你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将某饱和溶液降温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
C.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
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和由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定值 |
A.泡糖水时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大白糖的溶解度 |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并形成了饱和溶液 |
C.凉的糖水比热的糖水浓度大 |
D.糖水“少掉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
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 |
D.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 |
(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______.
(2)20℃时,A的溶解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3)20℃时,为判断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除采用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题中已有数据和______数据来判断.
最新试题
- 1翻译下列句子,每空一词。1 .你能帮助孩子们(学)游泳吗? Can you_____ kids_____ ____
- 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5-26题。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
- 3对某电子元件进行寿命追踪调查,情况如下:寿命(h)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
- 4(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养鸡厂想筑一个面积为144平方米的长方形围栏。围栏一边靠墙,筑成这样的围栏最少要用多少米铁丝网?此
- 5阅读下面的作品,然后回答问题。溜 索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
- 6等差数列中,若,则( )A.17B.16C.15D.14
- 7若不等式组x-a>2b-2x>0的解集是-1<x<2,则(a+b)2013=______.
- 8(1)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及物体质量关系时,我们首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然后保持合外力不变,研
- 9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⑴在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⑵小军同学在自
- 10一个中学生仿照歌曲《盛夏的果实》写下一首诗,诗中抒发了因期末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而产生的伤感。他写到:“也许学习,才是生活
热门考点
- 1柳胺酚是一种药物,其常用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已知:(1)柳胺酚的化学式为 。(2)A → B反应所需的
- 2(4分)为测定一瓶久置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同学取25.0 g样品,溶于水得到100g溶液,再加入100g足量稀硫酸
- 3九(1 )班在“2012年新春联欢会,开设了一个摸奖游戏,规则:有4张纸牌,背面都是喜羊羊头像,正面2张是笑脸、2张是哭
- 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图中轨道较粗糙,实验中小夹子的总重力当作是小车受到的外力,每个小夹子
- 5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乌,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 ______有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
- 7下列不属于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的是 A.无产阶级革命原则B.无产阶级专政原则C.人民公仆原则
- 8基本词汇1.距离2.转变,改换3.魔法4.可得到的5.设备,装备6.支票7.比较8.宝贵的,珍贵的___________
- 9默写(18分)小题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小题2:了却君王
- 10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