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中和反应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A.鉴别O2和空气,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 B.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C.分离Na2CO3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鉴别O2和空气,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
B.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C.分离Na2CO3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将固体溶解后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证明MnO2能够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取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一进行加热,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并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和氧气均是无色气体,A错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B正确;C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分离出碳酸钠,C错误;验证二氧化锰的作用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一支试管中加二氧化锰,另一试管不加,其他的条件要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A.鉴别O2和空气,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 B.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C.分离Na2CO3和】;主要考察你对中和反应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B、C、D是初中化学涉及到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由A能依次转化至D。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和补钙剂.那么C的化学式为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由D能依次转化至A。已知B、C、D均为氧化物,D为红色固体。那么A的化学式为          ,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至D相邻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B、C均为单质,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那么B的化学式为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可能的化学式为               (写出2个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是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镀锌层的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1)讨论:在铁皮表面镀锌是为了       。(填字母)
a 锌没有铁活泼,镀在铁的表面可防止生锈
b 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

(2)甲同学的方案是:如图1,将镀锌铁皮浸泡在盐酸中,先用盐酸将镀锌铁皮表面的锌反应掉,通过测量因产生气体而形成差量计算出锌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得到锌层的厚度。但是乙同学回顾起上课时老师演示的“用足量盐酸除铁锈”的实验现象,马上对甲同学的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异议,乙同学的理由是                                     
(3)乙同学查阅资料:ZnCl2、FeCl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Zn(OH)2
Fe(OH)2,而Zn(OH)2既可以溶于酸也可以溶于碱,Fe(OH)2则只能溶于酸,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4)丙同学设计通过测量镀锌铁皮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来计算锌层的厚度,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仪器A中盛放的是镀锌铁皮,仪器B中盛放的是稀硫酸。
①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            
②检查量气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从量气管注水,若观察到         ,说明该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若分液漏斗上方不连接导管a,则测出气体体积会        (选填“偏小”、“偏大”或“没有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O、Cl、Na、Ca、Fe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A中盛有固体甲,从C放入溶液乙,打开K,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B中有气泡冒出,则溶液乙是         
(2)若A中盛有固体甲,从C放入液体乙,打开K,观察到B中有气泡冒出,
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下降, 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3)若A中盛有物质甲,从C放入溶液乙,观察到B中溶液流入A中,并出现浑浊现象, 溶液变浑浊的原因主要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A中盛有固体甲,打开K,从C放入溶液乙,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关闭K,B又变澄清,则此时B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       (写出所有可能组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下图),想通过探究确定其成分,以便重新利用。

【初步分析】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标签破损,能造成标签破损的不当操作有         (写一点)。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有关四种物质的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20oC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水溶液的pH
7
14
11
9
【实验探究】为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芳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
      
(1)实验①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由此得出结论是         
(2)实验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还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小刚认为不能确定瓶中试剂的成分,小芳认为可以,小芳的理由是         
【拓展应用】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组同学联想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