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酸的化学性质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B.碳酸钠C.硝酸银.D.石蕊...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钡B.碳酸钠C.硝酸银.D.石蕊
答案
酸的共性或者叫通性是:都能和指示剂发生变色,和某些金属反应(活泼的),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和某些盐的反应.以上所谓共性都是在消耗酸中的氢离子的才能称之为叫共性.在和盐类的反应中,有些反应,氢元素最终没有转化为H2O或者氢气就不是酸的通性.
A、BaCl2溶液,在遇到硫酸时,发生的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而BaCl2溶液,在遇到稀盐酸时无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现象相同,是共性,无法区别.故错误.
C、AgNO3溶液.由于2AgNO3+H2SO4═Ag2SO4↓+2HNO3(硫酸银微溶于水,浓度稍大也相当于沉淀),AgNO3+HCl=AgCl↓+HNO3.都生成沉淀,且还都是白色的(这不是酸的共性).无法区别,故错误.
D、石蕊试液,由于都是酸,所以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错误.
故选:A.
核心考点
试题【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B.碳酸钠C.硝酸银.D.石蕊】;主要考察你对酸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实验课上,甲同学用石蕊试液测定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酸碱性,乙同学用石蕊试液测定石灰水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如图所示).实验后进行废液处理:甲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A中,得到蓝色溶液;乙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B中,得到蓝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最终将A中的溶液和B中的上层清液倒入烧杯C中.
(1)甲同学的实验中向______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颜色为红色.
(2)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烧杯A中的溶液溶质一定有______.
A.HClB.NaOH C.NaCl
(3)两位同学继续对烧杯C中的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烧杯C中的废液除石蕊和水外,其组成可能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设计完成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烧杯C中的废液可能的组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______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刚开始你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过一会又会看到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下列有关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待测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B.向待测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SO42-
C.向待测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l-
D.向待测溶液中加氧化铜,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待测液中一定含有H+
(上008•石鼓区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用较浓盐酸跟足量碳酸钠固体反应,并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他在较长一般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原因是______;然后石灰水变浑,但很快又变澄清,浑浊现象消失很快的原因是:______.
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错误的叙述是(  )
A.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B.不溶物可能全部是铁
C.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
D.滤液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