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黑龙江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红色粉末又变成黑色 __________ ;
(2)过滤时,经两次操作,滤液仍浑浊 __________ .
答案
(2)滤纸破损
核心考点
试题【分析下列实验事故的可能原因:(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红色粉末又变成黑色 __________ ;(2)过滤时,经两次操作,滤液仍浑浊 __________ 】;主要考察你对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实验开始时需先 _________ ,后 ________ ,实验结束时需先 ________ ,后 _________ .
②用该套装置可以完成加热胆矾的实验,写出反应中固体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
③如该装置添加导管后能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选出完成该实验所要添加的导管是___________(填编号),导管应伸入到试管___________部。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④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结束立即取出固体,发现其中还混有黑色粉末,分析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不适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
⑥该装置添加带橡皮塞的导管后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不适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
⑥该装置添加带橡皮塞的导管后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改进实验装置前,测得的CuO的还原率超过了100%,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通入的CO气体中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2)若生成的气体在D装置中被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uO的还原率为_____________。
(3)此改进的实验装置仍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花梨飘香蒋玉成①入夏,新植的花梨已亭亭的立在小路边、山脚下,它们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恬然自
- 2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C
- 3曲线与直线及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A.B.C.D.
- 4【题文】若,则( )A.5B.0C.4D.3
- 5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的直线交AB、AC与E,F,△AEF是等边三角形.在BC上截取BG=
- 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它所通的字,并作解释。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通“_________
- 7I’ll come to pay a visit to you if _______ this weekend.A.yo
- 8电灯A的规格是“2.5V、0.75W”,灯B规格是“6V、0.75W”,则灯A的灯丝电阻要比B小些.______.
- 9在△ABC中,∠A=120°,AB=12,AC=6.求sinB+sinC的值.
- 10如图,△ABC中,AB+BC=10,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和E,则△BCD的周长是( )A.6B.8C
热门考点
- 1半径为4,圆心角为120°的弧的长为______(结果保留π)
- 2【题文】设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时,,则=( )A.B.C.D.
- 3坚忍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誉为“岁寒三友 ”,文人雅士常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品格的追求。这表明 [
- 4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cm,将向△ABC右平移5cm得到△PCC′,再将△PCC′绕着点C
- 5精 神终于,她答应陪儿子去吃肯德基了,不过,她说:“一言为定,只买一份鸡腿、一杯饮料。”儿子不止一次想光顾这个环境了。他
- 6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
- 7阅读下面的例题:解方程:x2+|x|-2=0.原方程可化为:|x|2+|x|-2=0即:(|x|+2)(|x|-1)=0
- 8如图所示,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导轨的一端与一电阻相连
- 9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大规模、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这项措施的突出意义是[ ]A.重建森林,维持生物圈
- 10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2)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的土壤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