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氮气 | B.氧气 | C.二氧化碳 | D.水 |
答案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故选项错误.
D、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1)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理由是______;同时这个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理由是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铜丝逐渐由______色变为_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其读数应约为______mL,但是小华他们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根据上述实验的原理同学们又设计出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你认为也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______(填编号).
A.N2 | B.O2 | C.CO2 | D.He |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在空气中点燃①中的红磷,并迅速插入玻璃罩内,塞紧橡皮塞,此时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当红磷燃烧完毕,钟罩冷却到室温后,看到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从而使钟罩内气体的体积______ (“增大”“减小”或“不变”),钟罩内气体压强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钟罩外的大气压.
(4)上述实验除以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______”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结论是______.
A.仍处于平衡状态 | B.偏向右 |
C.偏向左 | D.无法确定 |
A.实验开始时加热是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
B.应在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
C.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
D.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
最新试题
- 1“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适合用此诗做比喻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
-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B.5,6,11C.1,2,3D.5,6,10
- 3 It’s time supper now.A.for haveB.haveC.toD.fo
- 4下面四组线段中,不能成比例的是( )A.a=3,b=6,c=2,d=4B.a=1,b=2,c=6,d=3C.a=4,b
- 5In that country, guests usually feel that they are not highl
- 6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
- 7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
- 8列式并计算下列各小题:(1)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的NaOH溶液pH为11,求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2
- 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和5,它的周长是 .
- 10对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B.各民族文化相互独立C.
热门考点
- 1(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P、Q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AA1D1D和A1B1C1D1的中心.
- 2观察下图表示的反应,(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且可用来表示碳在氧气中燃烧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能在具有悠久文明______迅速发展的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无论对奥
- 4右图(1995年国家发行的“张骞出使西域”纪念币)形象地说明了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情景。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H2SO4B.CH4C.KOH D.Na2SO4
- 6分子式为C12H14O2的有机物F广泛用于制备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有机物,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
-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到:只有中国的工艺品
- 8假如你叫刘宏,你学校每年都在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节约用水,你的笔友Jim所
- 9补全对话,选择方框内的句子补全对话。A:Hell0.Jane!B: Hello, Mary! 小题1:
- 10如图,质量为m的人在质量为M的平板车上从左端走到右端,若不计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在车上